2025年3月5日,正值毛泽东同志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题词发表62周年之际,易倍网页版登录入口,易倍(中国)在建德楼203报告厅隆重举行“2025年常态化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”启动仪式暨《志愿之光、品牌闪耀,聚焦特色项目、备战志愿大赛》专题宣讲会。全国最美志愿者、陕西省慈善联合会副会长马盼,校团委副书记刘雄等校内外嘉宾与师生代表齐聚一堂,共绘新时代志愿服务蓝图。

启动仪式:高擎精神旗帜凝聚奋进力量
下午4时,活动在诗朗诵《志愿之光 闪耀前行》的铿锵誓言中拉开帷幕。校团委李丹妮首先宣读了《关于开展“青春志愿行,奋进新征程”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》,明确以“思想引领+实践育人”双轮驱动,开展全年常态化志愿服务项目。

优秀志愿者代表杨瑞欣、关晓博分别以《以青春之名,续写雷锋日记》《致全体明德青年倡议书》发出号召,展现青年志愿者“向光而行”的信念与担当。


校团委副书记刘雄在致辞中指出,学校近年来通过学校“334”实践育人体系和共青团“6333”工作格局培育出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标志性成果,实现了“思政引领”与“实践赋能”的深度融合。他强调,雷锋精神是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坐标,号召全体学生以“传承者、实干者、创新者”三重身份投身志愿服务:一要厚植家国情怀,在乡村振兴、生态治理等国家战略中践行使命;二要深耕专业优势,打造“智慧助老”“非遗传承”等特色项目;三要瞄准国家级赛事,以“品牌化、专业化、长效化”提升志愿服务内涵。

品牌宣讲:名师赋能发展创新驱动未来
在专题宣讲环节,全国最美志愿者、陕西省慈善联合会副会长、学校志愿服务专家马盼老师以《志愿之光品牌闪耀》为主题,结合二十余年公益经验进行深度分享。通过对全国、全省的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案例的解析,她提出“需求导向、特色引领、品牌增值”三大战略,建议学校立足工科优势,聚焦“科技助残”“数字反哺”等新兴领域,构建“专业教师指导+学生团队运营+社会资源联动”的创新模式。现场还展示了其团队打造的“慈联康桥情满山乡”“暖心玩具馆”项目”等品牌项目孵化路径,为师生备战志愿大赛提供方法论指导。

体系构建:深化育人格局打造明德范式
本次活动是学校深化“大思政”育人格局的重要实践。近年来,学校打造了“1245”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工作体系,累计培育志愿服务队30余支,年均开展活动500余场,服务时长超10万小时。2024年斩获陕西省社会实践示范院校称号,形成志愿服务“全员参与、全程贯穿、全域覆盖”的生动局面。在国家级赛事中,“千声助盲童,万心祝西藏”项目勇夺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,十四运会志愿服务获评国家级优秀组织单位。省级层面,“沣河行动”在陕西省志愿服务“双赛”中连获三等奖及优秀奖。市级项目“志愿同心,育梦秦岭”“雪域阳光书屋”等也持续绽放异彩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矩阵。

活动现场,师生代表与马盼老师就项目选题、资源整合等展开研讨,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学院《“模”力无限:航空知识公益宣讲计划》以及创新创业学院《指尖上的非遗:陕北剪纸志愿传承》等项目获初步孵化建议。

活动最后,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。明德青年志愿者们表示,将牢记嘱托,把雷锋精神转化为“强国有我”的生动实践,让志愿之花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。